從融資看影視產業新老陣營力量對比新老陣營,在共生、融合過程中相互挑戰。從現在來看,從2018到2019,企業宣傳片制作再到2025年,這八年時間,中國的影視產業格局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上市企業紛紛采用以資本的形式去參與一些項目投資,而在項目原創能力方面可能反而被弱化,這可能也會造成未來整個影視產業格局發生變化的核心因素,所以未來的影視產業會怎么樣,首先要看現在的影視產業發生了哪些變化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傳統影視產業的融資,其實從2005年到現在一直在進行,在2009年到2013年之間是傳統影視的一個高峰期,但是因為中國的電視劇市場和電影市場仍然發生著高增長的態勢,到了2015到2016年的時候,電影和電視劇市場基本上保持一個相對平穩的增長,超能力電影排行榜,但是影視產業的投資其實仍然是一個熱點, 2017年上半年影視股權投資的有54起,涉及規模是30.63億元,網絡電影、電視劇企業融資為40起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這是2014年到2017年上半年的影視產業的股權融資的情況,傳統影視制作,電視劇和院線電影這個市場領域融資案例數總計89起,平均每家企業融資規模在1億元左右。所以在2015年其實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015年發生了新興互聯網影視劇企業紛紛獲得資本的關注來實現從天使輪到A輪,目前大多數的走在第一線的網絡影視劇公司基本都走在了B輪,甚至到了C輪、D輪傳統影視劇、網絡影視劇從2014到2017年上半年,整個融資金額是呈下降趨勢的,2014年是195億元,以股權投資的形式進入到影視公司。2015年只有35家,但是2015年是一個分水嶺,2015年只有35家,但是這個基本上可以說是老陣營的融資基本上完成,到了2016年上漲到75億元,其實是網絡影視的融資開始發力,受到了資本的關注2016年底,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對2016進行了年度總結,同時也預測2017年網大市場規模將達到30億。根據骨朵傳媒的數據,2017年Q1,獨播網大新增數量達356部;總播放量超1億的網大僅1部,5000萬—1億區間的網大共計6部;網大正式進入非常成熟,而且高度飽和的狀態。所以對整個網大市場而言,今年其實是一個高度成熟,同時開始冷靜思考,網大這樣的產品形態到底如何贏得市場的成功?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網絡劇的產量,從2008年到2016年間,網絡劇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6年全國備案網劇是4430部,在線市場規模是609億元,根據藝恩的數據,今年主流視頻網站一季度上線網絡劇62部;二季度上線55部其實在網絡劇市場起作用的不是制片公司,而是平臺方,傳統院線電影很重要的是一個發行公司,所以目前的市場其實是被以資本為核心加上院線渠道為核心的五家發行公司占據了主導,在內容面向用戶去獲得收益、去變現的過程當中,其實平臺方始終占到了一個主導地位,無論是愛奇藝,還是騰訊,搜狐視頻等,都將這個放在自己的核心戰略當中。這種模式將會進一步的深化于平臺方及制片方的合作,同時對制片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從上表中可以看出,大多數企業是融到A輪,也有個別企業到了B輪,甚至到D輪,也有少量的企業融到天使輪,可以說今年對網絡劇影視的市場是一個非常好的時間點。今年的項目投資,包括2016年的項目投資,整個融資案例數已經近百家,所以在2018年的市場情況資本就會稍微沉淀一下,會根據這些企業的發展情況再去決定是否進一步投資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對于IP改編衍生相關的情況,做了一個分析。從電影到網絡影視到游戲等等,資本會對哪些IP相關的產業鏈、相關的企業進行投資呢?其實資本對于影視化和游戲化這兩個核心,最看重的還是影視化,所以電影和網絡影視都是IP改編最重要的投資方向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從2016年到2017年上半年,創意TVC廣告片-博世家電自動企業宣傳片制作-世博家電自動洗衣,電影制作和發行顯著的減少,電影制作與發行規模出現數倍的增長。網絡視頻制作增長,短視頻也是比較火爆新興的文化領域其實都有一個基本的規律,這個規律是從小眾到大眾。在這些年當中每一個新興領域都基本上遵循這個規律。最早的微電影是一個小眾的,最早的抖音是小眾,做UGC也是小眾的,最后經過市場的沉淀和需求的擴散,包括傳播渠道的平臺方的大力支持,每一個都逐漸變得大眾化。二次元也在逐步從小眾走向大眾,成為一個大的產業和市場。還有類型音樂,很多的音樂形態,其實有一些是非常小眾的,而且消費的能力所限,所以不會被大眾所消費。像民謠、嘻哈這樣的類型音樂,未來非常有可能成為一個大眾的市場整個在中國IP鏈條上,其實占據這個市場最為核心地位的仍然是BAT,他們基本上是真正打通了從網絡文學到二次元、影視、影視視頻平臺再到音樂、游戲等等這樣產業的布局,所以目前有一個說法,說是在大文娛的領域當中誰是最著名的投資者和投資機構?是BAT,尤其是騰訊,騰訊在二次元領域的投資已經高達數十家的投資,在未來如果能夠收割這個產業市場的份額,可能騰訊是最大的一個收割者今天同樣迎來一個新的問題,在2015年曾經對IP大炒大熱,說IP是救命稻草,終于可以促使中國的影視產業去打通和整個文化產業的脈絡,企業宣傳片制作整個的體系,同時IP能夠不斷的涌現,能夠使得大家源源不斷的去通過IP的流量使作品獲得成功,保證市場的份額,所以當時有一個現象,誰能搶到IP,誰就是市場當中的很受關注的企業。所以搶IP在2015年是一個核心話題。在之前麻辣娛投舉辦的活動當中,也數次提到搶IP的概念,搶人、搶錢、搶IP怎么做到收獲高價格換來的IP能夠達到市場的收益?其實2017年上半年市場交了一份不太讓人感覺理想的答卷。 IP改編的市場到底應該如何做? 2017年上半年,攝影初學者的幾個死胡同,很多的超級IP光環退卻,簡單的去思考流量,把IP原有的流量綁在新的產品上恐怕是不夠的。思考IP怎么運營成功,其實不光光簡單的從流量角度去思考,還要更多考慮的是市場的環境,用戶的需求喜好等等一些相關因素。所以今天可能在去買IP這樣一個行為之下,需要給IP進行除了流量之外,更多的角度去分析和挖掘他的價值,真正把握住用戶, IP即流量,不能把流量簡單的消耗,否則既是一個IP的浪費,也是對投資的不負責目前IP的變現模式也在逐漸的探索當中,同時互聯網的平臺使得更多的互聯網的作品得到了變現的提升,其實在整個影視產業當中,什么樣的力量去推動了新老陣營的PK呢?其實最大的挑戰者不是來自于制片方、內容生產方,最大的挑戰是來自于愛奇藝、騰訊、搜狐、公司宣傳片拍攝優酷這樣的平臺方,平臺方試圖去建立真正的網絡院線,網絡龐大的付費市場,才是真正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