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天下之味》第二季開播以來,有人為高水準的制作點贊,也有人質疑審美套路。超越《舌尖》--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更廣闊的表達空間?8年前,由陳曉卿團隊制作的《舌尖上的中國》橫空出世,開啟了中國美食紀錄片升級換代,商業化的進程。今年,《風味世界》第二季在騰訊視頻上線,再次引發美食紀錄片熱議。 有人稱贊這一季節目制作更多樣,更精致,但也有人質疑觀眾是否對舌尖產生了審美疲勞。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道世界》第二季,這些年中國的美食紀錄片發生了哪些變化? 除了舌尖,美食紀錄片能否拓展更廣闊的表達空間? 從《舌尖》到《味道》,陳曉卿團隊在美食紀錄片領域不斷取得成功絕非偶然他們建立了成熟的模式結構,并以微創新的形式給觀眾帶來熟悉的陌生感,從而保持了穩固的市場地位。 回顧2012年《舌尖上的中國》的誕生,恰逢中國紀錄片產業轉型的實質性階段。2010年10月底,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快發展紀錄片產業的若干意見》。 之后,央視紀錄頻道成立,開始以更大的投入探索制作更具商業性,影響力甚至能夠輸出海外的紀錄片。時任該頻道副總監的陳曉卿抓住這一機遇,從自己熟悉的美食領域入手,大膽借鑒BBC較為先進的商業紀錄片制作模式,創作出了開創性作品《舌尖上的中國》,以BBC博物紀錄片為代表的商業紀錄片,在傳統紀錄片技法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模塊化的結構,加入了更多娛樂元素,形成了被稱為‘紀實娛樂’的節目風格,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翻看《舌尖上的中國》,你會發現它與BBC代表性紀錄片的結構頗為相似。 它們都采用交叉編輯的方式,圍繞同一主題,將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精彩素材串聯起來。 首先,它為觀眾創造了一大批足夠震撼人心的美食奇觀。《舌尖》第一季取材于中國70個不同的地方。 云南的松茸,浙江遂昌的冬筍,湖北的蓮藕,吉林的魚柄頭,云南的諾登火腿…… 這些極具地方特色的食材及其烹飪方法,借助高清攝像機和大量微鏡頭,化身為生動芬芳的影像,挑動觀眾的味蕾。其次,它通過一個個平凡小人物的故事,把美食的描寫拿出來。 比如,采摘松茸的藏族姑娘卓瑪,湖北嘉魚的職業挖藕工,綏德騎自行車賣黃饅頭的大爺,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再者,它還蘊含著一定的人文思考,美食背后的地理,儀式,倫理等以精煉的敘事講述,讓觀眾感受到中華飲食文化的源遠流長,最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簡單的烹飪方法等金句引人遐想,仿佛美食也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每個故事的結尾,還有出場人物的笑臉特寫。 一個個有溫度的人情故事跳出了傳統紀錄片的宏大敘事,讓觀眾產生了更強烈的共鳴,很大程度上,《舌尖上的中國》的成功,正是因為它采用了這種脫離了中國傳統新聞專題片紀錄片的制作模式,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2017年,陳曉卿帶領《舌尖》第一季,第二季部分團隊成員組建道來傳媒,與騰訊視頻開展深度合作,繼續深耕美食等商業紀錄片。 資本更雄厚,運營更靈活的視頻網站,給了陳曉卿團隊更大的施展空間。《舌尖》第一季的預算是500萬元,這在當時央視紀錄片中已經是一筆巨資,但仍有很多制約因素。 比如為了購買一臺當時比較先進的8萬元的索尼F3相機,節目組做了很多報道才批準。當陳曉卿和他的團隊制作《味道世界》第一季和第二季時,預算和制作資源對他們來說已經不是問題。 從模式上看,《味道世界》與《舌尖上的中國》其實是一脈相承的。 陳曉卿導演,李立宏解說,Roc KUN配樂,熟悉的配方和味道都回歸了。
與烤串類似,早餐也能擊中中國人的美食情結,雖然人們花費的時間最短,但卻是最有儀式感的一頓飯,地方特色也非常明顯。《早餐中國》每期都聚焦在城市胡同里的一家普通小店,在這些小店里,沒有五花八門的菜肴,也聽不到生硬巧妙的叫賣。小店的老板們可能幾十年如一日地提供同一種早餐,新疆烤包子,柳州螺螄粉,云南小鍋米粉…… 但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食物,卻足以挑動每一位食客的味蕾和鄉愁。與長紀錄片相比,短紀錄片看似容易拍攝,實則考驗創作者的敘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