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影像定格心象 轉初見楊延康,一身寬松棉料衣裳,脖子上掛一串佛珠,臉上一直掛著安靜微笑,剃了光頭,身形高大的他說話輕言細語,談話時他很注意別人的觀點,既不樂意別人打斷自己的談話,也不會打斷別人的發言。楊延康成為攝影師之前,他當過10年的安順織襪廠的機修工人。30歲時,他來到深圳闖蕩,成了一名廚師。“1984年12月31日,那個日子是刻在我骨子里的。兩天前,我從老家安順跟隨一輛裝滿廚具的大卡車顛簸兩天到了深圳,在一家酒店準備做面點師傅。1個月后他便辭職離開了酒店,到桂園路13號《現代攝影》雜志社做發行員,在這里開啟了他對攝影的愛好。 “李媚大姐是我最重要的一位攝影的老師。我沒有受過攝影訓練,沒有讀過攝影的專修學校,只是在一個雜志社做一個發行人員。但當我看到大量的攝影來稿,還有每期雜志上主編李媚所表述出來的攝影思想,讓我獲益非淺。”楊延康說。《現代攝影》是當時國內比較先鋒的攝影雜志,深受攝影愛好者的喜愛,王寧德、韓磊、包括后來的楊延康……從這里走出了很多優秀的攝影師。后來經李媚的介紹,楊延康認識了陜西攝影名家侯登科、胡武功、石寶琇,每年他有20天的創作假和20天的探親假,他利用這40天假期前往西北去學習。之后,楊延康為了攝影主動放棄了“鐵飯碗”。在楊延康的照片公布之前,許多人“談麻色變”。在楊延康的鏡頭下,我們所看到的并不是麻風病人有多么痛苦,而是像常人一樣的日常生活,他們也會遛鳥,也會捕魚,也能上學讀書。楊延康帶著一種人文關懷,從平視甚至仰視的角度去觀察麻風病人的生活,而他的照片也打動了世人。楊延康說,攝影人在拍別人的時候其實就是在拍自己,只有遇到那些能夠觸動自己心靈的畫面時,才會按下鏡頭。 “在中國鄉村,特別是高原貧困的藏民居住區,民眾雖然物質貧乏,但是精神富足。鄉村民眾注重心靈的追求,對生活更執有感恩的心態。”楊延康介紹,自己的鏡頭看向鄉村,就是想把中國鄉村民眾純樸、感恩以及與世無爭的生活態度傳達于世人。他用了十年的時間投入藏傳佛教的拍攝。采訪中,影視視頻制作楊延康反復提到“信仰”二字,他認為,信仰就是“靈魂的引導,它是高于藝術之上的”。正如他的自述:“我用磕長頭般的信念去忠誠于影像藝術,用信仰之繩平靜地系上一個心結,真正明白攝影的價值和意義。近日,其最新畫冊《心象》出版,作品“千中選一”,為這十年來的81幅誠意之作。他以游客的身份“闖入”藏區,但他沒有游客的獵奇心理,而是潛心學習藏族禮儀,融入藏民的生活。久而久之,央視電視劇頻道副總監黃海濤被帶走調查,當楊延康只身穿行于西部多省的藏區時,他也成了“當地人”。10年間,楊延康每年會有8個月的時間深入到鄉村之中,體驗生活,沉淀自己。Focusky動畫演示大師 v3,他說:“我起初也被藏地風光、民俗所吸引,拍了一些賽馬、雪山,藏族服飾,后來一些念頭冒出來:脫掉這些服飾,藏人的內心是什么樣的?怎樣去度過信仰生活?什么才是他們的精神家園?我嘗試和他們相處,發現只有生活在一起,才能觸碰藏人真實而堅忍的內心。” 十年藏地攝影,楊延康覺得自己越來越像回到原鄉,回到自己最初的狀態,浮躁的城市呆久了,企業宣傳片制作他就想逃離,只有在藏地,旅游 與松江來一場浪漫約會吧他才感覺自己是安寧的。在西藏,楊延康讓一切隨緣,在這個寺廟住一陣子,認識一位喇嘛,然后讓這位喇嘛帶著去認識下一站寺廟的下一位喇嘛,公司宣傳片拍攝跟著進藏的運輸車跑到下一個驛站,走一路拍一路,“影像特別飽滿的時刻,就是最打動我的時刻。”他說。《心象》的封面,是楊延康2005年在青海拍攝的作品《站立山頂的僧人》。片中的主角“弱巴”是青海的僧人,現在成為了楊延康的“小兄弟”。楊延康回憶當時的拍攝過程,他說:“2005年某日清晨,我和弱巴相約去丹斗寺朝圣,拄著木杖,我們走了7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當到達山頂的那一刻,弱巴一手拄杖,一手擺動揮舞,面前是蜿蜒的黃河和巍峨的群山,站在身后的我,被眼前的畫面驚呆,于是咔嚓一下,按動快門。” 著名策展人顧錚評價楊延康的《心象》系列,是當代西藏攝影中無可置疑的優秀作品。他說:“《心象》系列作為一部紀實攝影作品,它對于藏民生活的描述,往往坐實了我們的西藏想象的某些部分,真切再現了有關藏地風光與藏民生活。但是,人物和肖像的完美攝影技巧,我們也從他的這些照片發現,他的攝影并不只是再現,同時也在超越現實的具體性而達成某種精神性方面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