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紀錄片的春天來了在國內影視行業圈中,紀錄片無疑是一個長期被邊緣化的種類,話題性、娛樂性比不上綜藝節目,售價更是難以與電視劇集相提并論。其中,去年大熱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每集對外售價達4萬美元,創下中國紀錄片海外銷售的最好成績。不僅如此,《舌尖上的中國》續集冠名費也已達8000多萬元在紀錄片節期間舉行的論壇上,不少與會專家認為,國產紀錄片將迎來一個全面繁榮的時期。土豆網資訊中心總經理張國偉表示:“一個高度市場化、讓紀錄片價值真正得到回報的時代,那就是紀錄片的黃金時代。現在它還沒有到來,但我們已經走在通往未來的路上。” 對于這部32集紀錄片《我的抗戰》,著名節目主持人崔永元有些無奈。企業宣傳片制作這部耗資1.3億元、花了8年時間、采訪近4000人才拍攝完成的紀錄片,投入市場時電視臺開價僅1500元一集。據說,這個價格還是看在崔永元面子上開出的“人情價”,換作別人,每集最多只能賣到500元近幾年,國產電視劇的售價節節攀升,電視劇也越來越長。以76集的《甄嬛傳》和38集的《辣媽正傳》為例,前者出售給單家衛視的價格每集近100萬元,后者更是創下每集500萬元的天價紀錄。與之相比,國產紀錄片的價格長期在每分鐘百元以下的低價徘徊,依然鮮有買家上門智利紀錄片導演顧茲曼曾說:“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像一個家庭沒有相冊。”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紀錄片編導譚天表示:“從前,西方世界看到中國的影像,大多是介紹工藝品、風光、美食等,現在通過紀錄片,他們可以了解到中國人是怎樣生活的。紀錄片是非常好的傳播窗口,它具有人文價值、史學價值和審美價值。” “1983年我剛上大學時,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央視在播《話說長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曾經在CCTV《東方時空》工作的高長力感慨稱,曾經經歷過輝煌的紀錄片后來跌入低谷,往后10多年中國都沒有出現過高品質的大型紀錄片。“賠本的買賣不可能讓紀錄片實現繁榮發展。”高長力在2013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啟動儀式上宣稱,“要用正常的市場機制逐漸提高紀錄片的價格,才能培育好市場。” 除了價格,紀錄片播出平臺的擴大也勢在必行。雖然《舌尖上的中國》引起了一股國產紀錄片熱潮,但一個不容忽略的事實是,每年國內電視臺引進境外紀錄片的總量高達1.5萬至2萬小時,而內地原創紀錄片總量卻只有大約1000小時。絕大多數的紀錄片在播出平臺和時段上,都沒有《舌尖上的中國》這么幸運另一個角度來說,《舌尖上的中國》最重大的意義在于它告訴人們,紀錄片是屬于大眾的,而不僅是拍給精英分子看的。湖南廣播電視臺金鷹紀實頻道黨委書記姚遠說:“現在做紀錄片不能自娛自樂,要多走大眾化路線,才能撬動中國紀錄片這個冷門的市場。” 到底什么樣的紀錄片才能稱得上一部好的紀錄片?在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總監應啟明看來,好的紀錄片是可以讓觀眾進行思考的作品。“一個好的紀錄片,公司宣傳片拍攝要能夠讓人去思考。技術不是最難的,難的是觀察思維。”如何選擇題材,用什么方式去講述,“這是要花很多心思的。” 中國美術學院傳媒動畫學院影視系的教師劉智海每年暑假都會帶學生拍一部紀錄片。美媒稱中國網絡電影走進主流,今年10月,由他執導的紀錄片《黑人》還入圍了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據他透露,目前國內紀錄片仍是以現實社會題材為主,大部分電視臺在選片上的標準仍然比較傳統對“獨立導演”情有獨鐘的紀錄片愛好者唐先生告訴記者:“在中國拍紀錄片跟拍劇情片一樣,也要去廣電總局申請立項,想拿到"準生證"很難。”一些沒有立項就私下開拍的片子,因為無法公映,于是就轉成了“地下紀錄片”相對于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廣州的獨立紀錄片導演比例相當低,在央視紀錄片頻道總監劉文看來,這并不奇怪。"獨立"只是一種經濟上的態度,與拍攝立場和原則無關。”他指出,廣東最大的優勢便是社會資金豐富,如何將這些多元化的資金作為社會力量投入到紀錄片拍攝中來,是未來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每一屆的“南派紀錄片頒獎禮”可謂是廣東全省年度紀錄片創作的一次檢閱。今年聚焦小人物“追夢路”的主題格外受到青睞,由廣東國際頻道創作的《非洲人在廣州》系列紀錄片第一部《阿木同學的畢業季》就獲得本屆“南派紀錄片大獎”。片子講述的是華南師范大學蘇丹留學生阿木參加畢業論文答辯和“漢語橋”比賽的經歷,展現了多元文化在廣州的碰撞與融合。主人公阿木對中文和中國文化的熱愛,及其鮮活有力的個性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首屆中國國際紀錄片提案大會負責人、央視紀錄片頻道項目運營部制片人張旭表示:“紀錄片的核心在于講好故事,對于選題,制作團隊在投入拍攝之前,一定要認真進行前期調研,這一點對于任何類型的紀錄片都適用。” 本屆廣州國際紀錄片節舉行期間,戲曲元素入歌聽著好聽寫著難!第5屆全國范長江新聞獎得主、著名紀錄片導演張以慶在出席學術講座時聲稱:“希望"南派紀錄片"今后能多出讓人耳目一新、有激情的東西”。他指出,廣東的紀錄片應增加藝術氣質,更活躍地、更深刻地挖掘廣東故事2012年,中國紀錄片出口總額173萬美元,這個數額并不大。“我這次到廣州特想說,市場的核心是什么?是你能給市場提供高質量的產品。”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總監金越指出,在談市場和談產品的同時,不能放棄文化自信,更不要在市場中迷失自我。“要走市場化、國際化的道路,推動紀錄片走出去,就要和國際標準來接軌,要了解掌握國際觀眾收視心理,鼓勵中外合作拍攝的紀錄片。” 經過10年發展,廣州國際紀錄片節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本屆紀錄片節以“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為理念,主辦方對國際交流與合作的強調更為明顯。國產紀錄片如何記錄中國、傳播中國文化,成了與會中外業者和專家探討最多的問題。方案預售、紀錄片商店、國際買家見面會、跨國合作簽約儀式等多項活動,基本上覆蓋了紀錄片制作、播出、發行、國際影展等整個產業鏈渠道打通了,如何生產出優質且容易出口的紀錄片,就顯得至關重要。不少參展者反映,越來越多的國際買家對有關中國本土文化和民族傳統的題材興趣濃厚,“他們希望作品更"土"一點。” 記者了解到,國外觀眾看到的中國紀錄片大多都經過了“改編”和“包裝”。例如12集的《故宮》輸出到歐美之后被剪輯成兩集,原本為5集的《外灘》和《春晚》,輸出海外后也都被剪得只剩1集。《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介紹,在剪輯以外國觀眾為對象的紀錄片時,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央視紀錄頻道一般都會先請外國顧問把關,凡是他們看不懂的地方一律剪掉。”例如早在策劃之初,《舌尖上的中國》就決定不僅要展示中國美食,還要融入更多深層次的文化元素,比如人際關系、鄉土眷戀,包括中國人勤奮、節儉等國民性格長期致力于中國內容國際傳播的五洲傳播公司國際部主任王媛媛同樣提出,國產紀錄片在選題策劃階段,就應當明確自身在國際市場上的需求定位。“過去是有什么故事就說什么故事,現在要逐步轉變為,國內外觀眾和市場需要什么故事,我們就說什么故事,以此增強國產紀錄片的國際市場適應性。” 今年的“南派紀錄片頒獎禮”堪稱是廣東全年紀錄片創作的一次大檢閱一個首次拍紀錄片的攝影師,5個在校大學生,這個紀錄片拍攝團隊看上去不太靠譜。但是,公司宣傳片拍攝他們卻拍出了一部很靠譜的作品—《鄉村里的中國》剛剛獲得2013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金紅棉獎”最佳長片獎在當晚的頒獎典禮上,干了30年攝影記者的導演焦波,穿了一件攝影師特別鐘愛的那種口袋很多的大紅馬甲,而他帶領的幾個小伙子卻都是一身正式西服。對他們來說,這個獎項太突然了,也太重要了。雖然焦波已經是中國有名的攝影師,也獲得過很多肯定,但這個獎讓他格外激動,因為這部作品是整個團隊和參演村民們共同付出一年時光的心血結晶“我實際上是一個攝影記者,以前就是拍新聞照片、紀實照片,之前拍視頻也只是用來記錄素材。這是第一次拍紀錄長片。” 說到《鄉村里的中國》,焦波認為,要想了解中國,必須了解中國農村。“現在鄉村處在一個巨變的時代,如果再不留下一些東西,那么以后我們記憶中的鄉村就不可再現了。那個時候,大家就只能在回憶當中來思念故鄉。我們把它拍下來,可以作為后人珍貴的回憶。” 出于這個樸素的想法,焦波想到拍一部反映鄉村全年生活的紀錄長片。“這個鄉村要不大不小、不遠不近、不窮不富。”最后,他選擇了自己的家鄉—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杓峪村。